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据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点报告,2018年一季度现场招聘会进场用人单位19876家次,提供就业岗位 42.67万个;招聘网站新增会员用人单位3.32万家次,提供职位22.28万个,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供需较为活跃。
一、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增幅较大,市场需求较为活跃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用人单位参与招聘的积极性较高,市场需求较为活跃,市场活跃指数为16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34)。
现场招聘中,用人单位数量和市场投放的有效职位数同比均有较大增长。一季度市场需求指数为18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进场现场招聘单位19876家次,同比增加21.59%;投放职位数42.67万个,同比增加41.29%。
招聘网站新增会员单位3.32万家,同比增加1257家,增长3.94%;网上发布职位数22.28万个,同比增加1.9万个,增幅为9.32%。网上招聘与现场招聘需求人数实现双增长,反映出整个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活跃度较高,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
招聘单位数量的较大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活动:春风行动、苏陕劳务对接、就业扶贫等活动,主动开发了一批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与浙江、江苏、云南、山东和湖北等地用人单位积极来陕开展招聘活动有关。
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外资企业等非公经济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占到市场总需求的95.81%。其中民营企业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75.37%,同比增长27.61%,反映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向好。
从招聘单位规模分析,小微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回落,中型以上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增长。员工人数在50-300人的用人单位为市场贡献的用工需求最多,占到需求总量的45.07%,同比增加了29.33%;其次是员工人数在301-1000人的用人单位,占到需求总量的33.68%,同比增加了5.88%;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尽管需求比重不大,但是同比增长了89.78%,继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增长。
二、传统行业需求回升,带动整个市场用人需求增长较快
一季度我省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需求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需求增长有所减缓,跌出需求前五名;建筑、房地产行业用人需求持续放大;教育和交通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
一季度用人需求量排在前十位的行业依次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和房地产业,占到需求总量的84.70%,同比均实现一定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用人需求同比分别上升了40.45%、50.64%和72.92%。以上三个传统行业用人需求的增长印证了我省装备制造引领作用增强,批发零售业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住宿和餐饮业活力不断增强的经济发展态势。
三、求职个人数量同比变化不大,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一季度进入现场招聘会的求职个人35.79万人次,同比略增0.86万人次,增幅为2.46%。网上个人新增简历74.22万份,同比减少了1.92万份,减少2.52%。供给指数为15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55)。
求职个人中,初次就业人员和农村务工人员数量同比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13.01%和43.94%;失业人员和在业人员数量则同比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26.83%和20.02%。初次就业人员和农村务工人员相对较为集中,有利于宣传、组织、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就业,就业帮扶举措的效果较为突出。一季度求人倍率为1.19,同比提高了0.33,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四、市场薪酬供需水平均有增长,薪酬供需差距缩小
一季度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为2992元/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1了元;求职个人期望薪酬为3231元/月,同比增加了96元。薪酬供需差距为239元。
市场薪酬供需水平均有攀升,薪酬供需差距则有所缩小,说明供需双方对年后求职旺季薪酬的提高有一定共识。此外,对省内外用工企业的薪酬调研情况看,求职个人对省内用工单位薪酬期望低于省外单位,幅度在1500元左右。
表一:关中、陕南、陕北三地薪酬供需基本情况(单位:元/月)
地 区 薪 酬 |
关中 |
陕南 |
陕北 |
单位提供水平 |
2795 |
3628 |
2874 |
个人期望水平 |
3215 |
3106 |
3414 |
从关中、陕南、陕北三地情况看,陕南地区薪酬供需水平同比增长最大,主要是受到省外单位集中招聘的带动,供需差距为522元/月;关中地区薪酬供需水平较低,差距最小,为420元;陕北地区薪酬水平居中,供需差距最大,差距为540元。
说明:指数系统主要应用人力资源市场活跃指数、需求指数和供给指数三项来说明市场的动态变化。指数的基期是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历年供需数据拟合而成,以2013年4季度作为基期,设为100。
[1]人力资源市场活跃指数是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总体的活跃程度,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和求人倍率指数三项,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2]需求指数指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的活跃程度,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3]供给指数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个人供给的活跃程度,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4]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当期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理论上求人倍率可以反应一个统计周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当求人倍率大于1,说明职位供过于求;如果求人倍率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有效需求人数÷有效求职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