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一、学校发展
(一)规模结构
2017年陕西省具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机构数245所,与上年相比减少20所,减幅为7.55%。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为98383人,比2016年增加5069人,增幅为5.43%;毕业生为95895人,比2016年减少17695人,减幅为15.58%;在校生262136人,比2016年减少15696人,减幅为5.65%。其中在校生陕西籍学生237247,占90.51%,外省籍学生24889人,占9.49%,在校女生121264人,占46.26%(见表1-1)。
表1-1: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分地市规模统计
项目
年份
|
机构数(所)
|
在校生数
(人)
|
招生数(人)
|
毕业生数
(人)
|
|||
计
|
公办
|
民办
|
计
|
其中:五年制高职中职段
|
|||
2016
|
265
|
170
|
95
|
277832
|
93314
|
9297
|
113590
|
2017
|
245
|
154
|
91
|
262136
|
98383
|
10493
|
95895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从行政区划来看,西安地区学生数量规模最大,招生数为25899人,占全省中职学校招生数的26.32%;在校生为70469人,占全省中职学校在校生的26.88%;毕业生为24133人,占全省中职学校毕业生的25.17%;其次是咸阳地区、宝鸡地区,分别占全省中职学校招生数的17.21%、12.86%,在校生的16.62%、13.00%,毕业生的17.19%、14.33%(见图1-1)。
图1-1: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分市区学生统计(单位:人)
(说明:图中数据源自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二)设施设备
2017年底的数据显示,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设施设备逐渐完善,占地面积、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配置、信息化教学等指标保持增长态势。全省中等职业具有学校产权的占地面积为12678161.4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48.36平方米,同比上年增长13.72%,超过国家标准的生均3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81980.16万元,其中教学实训仪器设备资产值142353.59万元,当年新增教学实训设备价值14904.3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430元,同比上年增长19.53%,超过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3000元上限;纸质图书共计8231661册,当年新增587992册,生均31.40册,同比上年减少1.82%,超过国家标准的生均30册;计算机台数共计65779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52706台,占80.13%,生均0.25台,同比上年减少4.39%,超过国家标准的生均0.15台;学校有产权校内实训基地939561.31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增建筑面积29643.74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的实训基地44678.74平方米;网络信息点数38149个,其中无线接入12022个,占31.51%,上网课程975门,数据库1594975个,电子图书102521册,音频视频资料64446小时,2016年接受过信息技术相关培训的专任教师3762人次,信息化工作人员1463人。2016-2017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情况的统计如下(见表1-2、1-3)。
表 1-2:2016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情况统计
年度
项目
|
2016年
|
2017年
|
增减
|
增减幅度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11815615.75
|
12678161.41
|
862545.66
|
7.30%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5780823.66
|
5200724.61
|
-580099.05
|
-10.03%
|
实训基地(平方米)
|
977976.42
|
939561.31
|
-38415.11
|
-3.93%
|
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元)
|
147974.93
|
142353.59
|
-5621.34
|
-3.80%
|
纸质图书(册)
|
8886056
|
8231661
|
-654395
|
-7.36%
|
计算机台数(台)
|
72920
|
65779
|
-7141
|
-9.79%
|
网络信息化点数(个)
|
31920
|
38149
|
6229
|
19.51%
|
(说明:图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表 1-3:2016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设施设备情况
年度
项目
|
2016年
|
2017年
|
增减
|
增减幅度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
42.53
|
48.36
|
5.84
|
13.72%
|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
|
20.81
|
19.84
|
-0.97
|
-4.65%
|
生均实训基地(平方米)
|
3.52
|
3.58
|
0.06
|
1.82%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元)
|
5326
|
5430
|
104
|
19.53%
|
生均纸质图书(册)
|
31.98
|
31.40
|
-0.58
|
-1.82%
|
生均计算机台数(台)
|
0.26
|
0.25
|
-0.01
|
-4.39%
|
生均网络信息化点数(个)
|
0.11
|
0.14
|
0.03
|
26.67%
|
(说明:图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三)教师队伍
1.数量。2017年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18671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2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的74.78%。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6694人,专业课教师6405人,实习指导课教师863人。专任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为1:18.77(见表1-4)。
表 1-4:2016年-2017年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年份
|
教职工数(人)
|
专任教师数(人)
|
生师比
|
专任教师中各科教师人数
|
||
文化课
|
专业课
|
实习指导课
|
||||
2016
|
21218
|
15471
|
1:16.03
|
6823
|
7594
|
1054
|
2017
|
18671
|
13962
|
1:17.89
|
6694
|
6405
|
863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2.结构。从学历结构看,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8人,硕士研究生91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6.57%;本科11612人,占比83.17%;专科及以下1432人,专科及以下学历占10.26%。另外,聘请企业行业及外校教师694人(见表1-5)。
从职称结构看,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6人,占比0.47%;副高级2805人,占比20.09%;中级5644人,占比40.43%;初级及以下5447人,占比39.01%(见表1-6)。
表1-5:2016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年度
学历层次
|
2016年
|
2017年
|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
博士研究生
|
10
|
0.07%
|
8
|
0.06%
|
硕士研究生
|
951
|
6.15%
|
910
|
6.52%
|
本科
|
12484
|
80.69%
|
11612
|
83.17%
|
专科
|
1993
|
12.88%
|
1393
|
9.98%
|
高中及以下
|
33
|
0.21%
|
39
|
0.27%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表1-6:2016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情况
年份
职称
|
2016年
|
2017年
|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
|
132
|
0.63%
|
66
|
0.47%
|
副高级
|
3632
|
17.21%
|
2805
|
20.09%
|
中级
|
7599
|
36.00%
|
5644
|
40.42%
|
初级
|
5993
|
28.39%
|
4097
|
29.34%
|
未评定
|
3753
|
17.78%
|
1350
|
9.67%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6年-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3.专业教师结构分布。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内专任教师15471人,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6694人,占47.94%,同上年减少1.89%;专业课教师6405人,占45.87%,同比上年减少15.65%;实习指导课教师863人,占6.18%,同比上年减少18.12%。各专业大类专业教师分布情况(见表1-7)。
表1-7: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内专业课教师分布情况统计
专业大类
|
分科专业教师(人)
|
普通中专(人)
|
成人中专(人)
|
职业高中(人)
|
农林牧渔类
|
352
|
86
|
514
|
266
|
资源环境类
|
40
|
12
|
/
|
28
|
能源与新能源类
|
76
|
4
|
/
|
72
|
土木水利类
|
160
|
26
|
/
|
134
|
加工制造类
|
767
|
189
|
/
|
578
|
石油化工类
|
224
|
98
|
/
|
126
|
纺织食品类
|
49
|
/
|
/
|
49
|
交通运输类
|
370
|
5
|
/
|
365
|
信息技术类
|
1120
|
131
|
3
|
986
|
医药卫生类
|
576
|
294
|
/
|
282
|
休闲保健类
|
39
|
6
|
/
|
33
|
财经商贸类
|
321
|
168
|
4
|
149
|
旅游服务类
|
275
|
11
|
39
|
225
|
文化艺术类
|
686
|
140
|
/
|
546
|
体育与健身类
|
272
|
60
|
/
|
212
|
教育类
|
791
|
48
|
3
|
740
|
司法服务类
|
42
|
/
|
/
|
42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101
|
14
|
/
|
87
|
其 它
|
144
|
37
|
1
|
106
|
合 计
|
6405
|
1329
|
50
|
5026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4.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完成各层次教师培训19578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384人,增幅为7.61%。其中校本培训增加673人次,县级培训增加264人次,地市级增加98人次,省级增加377人次(见表1-8)。
表1-8: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统计
培训层次
类型
|
合计(人)
|
国家级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校级
|
|
总 计
|
10578
|
330
|
1128
|
3016
|
4499
|
9218
|
|
按培训
时间分
|
一个月以内
|
16593
|
140
|
645
|
2412
|
3952
|
8606
|
一个月至三个月内
|
1907
|
97
|
304
|
430
|
391
|
367
|
|
三个月至半年内
|
590
|
63
|
120
|
147
|
24
|
50
|
|
半年至一年内
|
210
|
27
|
54
|
27
|
6
|
127
|
|
一年及以上
|
278
|
3
|
5
|
/
|
126
|
68
|
|
按授课
内容分
|
文化课教师
|
9927
|
112
|
412
|
1604
|
2453
|
4437
|
专业课教师
|
8686
|
189
|
624
|
1315
|
1898
|
4425
|
|
实习指导教师
|
965
|
29
|
92
|
97
|
184
|
356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7年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招生情况。2017年全省教育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累计招生98383人,同比上年增加5069人,增幅为5.43%,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3560人,职业高中招生62022人,成人中专招生131人。新生中应届初中毕业生93028人,占94.56%。
2.毕业生情况。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毕业学生95895人,同比上年下降17695人次,降幅为15.58%,其中,普通中专22889人,职业高中72860人,成人中专146人。毕业生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75713人,占78.95%。
根据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为95895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为75713人,占78.95%,与2015年和2016年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较大体持平。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
1.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教育系统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统计上报的毕业生共62659人,就业人数59562人,就业率为95%,直接就业人数34446人,对口就业率为75%。与2014、2015和2016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和就业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口下降,其次由于受论资排辈、唯学历论等传统用人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受学历限制,在用人单位的人事、薪资制度等方面,与本、专科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四年平均就业率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95%左右,对口就业率从2014年的53.97%提高到2017年的75%。2014年-2017年毕业生数、就业生数、对口就业人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统计及对比情况对比如下(见图2-1)。
图2-1:2014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及对比图
(说明: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不含技工学校。)
2.就业学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为19977人,占就业人数的33.54%;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为4738人,占就业人数的3.95%;通过其他方式就业人数为7670人,占就业人数的12.88%;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人数为25116人,占就业人数的42.17%。
2017年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人数为62659人,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为19977人,占就业人数的33.54%;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为4738人,占就业人数的3.95%;通过其他方式就业人数为7670人,占就业人数的12.88%;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人数为25116人,占就业人数的42.17%。对比分析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就业学生就业去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和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和应征入伍、境外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加,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比例接近一半(见图2-2)。
(说明: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不含技工学校。)
3.直接就业学生情况。
(1)直接就业学生就业产业分布情况。2017年据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34446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3278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9.52%;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为9860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8.62%;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9717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7.24%。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相比,从事第一产业比例从2014年的17.11%下降到2017年的9.52%,下降7.59%;从事第二产业比例从2014年的36.92%下降到2017年的28.62%,下降8.30%;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大幅增加,2017年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比例已经达到了59.48%,比2014年提高11.27%,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在第三产业就业成为主阵地。(见图2-3)。
图2-3:2014-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就业去向分布变化情况
(说明: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不含技工学校。)
(2)直接就业学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2017年据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34446人,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9683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7.14%;到异地就业的人数为13489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9.16%;到境外就业的人数为23人,不到就业人数的1%。通过与2014、2015年和2016年数据对比分析,直接就业学生就业地域分布呈现本省和境外就业逐年减少、异地就业逐年增加的趋势。本省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比例从2014年的73.54%减少到2017年的57.14%,异地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比例从2014年的26.25%增加到2017年的39.16%(见图2-4)。
图2-4: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说明: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不含技工学校。)
(3)直接就业学生就业地点分布情况。2017年据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34446人,其中在城区就业的人数为25779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4.84%;在镇区就业的人数为5124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4.88%;在乡村就业的人数为2090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07%。通过与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数据对比分析,城区和镇区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地。在城区就业毕业生连续四年均在75%左右,在镇区就业从2014年的16.55%下降到2017年的14.88%;连续四年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均不超过8%。
(3)直接就业学生就业地点分布情况。2017年据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34446人,其中在城区就业的人数为25779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4.84%;在镇区就业的人数为5124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4.88%;在乡村就业的人数为2090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07%。通过与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数据对比分析,城区和镇区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地。在城区就业毕业生连续四年均在75%左右,在镇区就业从2014年的16.55%下降到2017年的14.88%;连续四年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均不超过8%。
(4)直接就业学生就业渠道情况。2017年据纳入统计的188所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就业学生34446人,其中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人数为25152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3.02%;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人数为229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65%;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人数为5803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6.85%。
4.各专业大类就业情况。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19个专业大类的就业情况见表2-1。
表2-1: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布
专业类别
|
毕业
生数
|
就业
人数
|
就业率
|
对口就
业人数
|
对口
就业率
|
农林牧渔类
|
4420
|
4344
|
98.28%
|
3981
|
91.64%
|
资源环境类
|
176
|
106
|
60.23%
|
41
|
38.68%
|
能源与新能源类
|
335
|
332
|
99.10%
|
193
|
58.13%
|
土木水利类
|
1247
|
1101
|
88.29%
|
906
|
82.29%
|
加工制造类
|
8605
|
8590
|
99.83%
|
5828
|
67.85%
|
石油化工类
|
750
|
486
|
64.80%
|
384
|
79.01%
|
轻纺食品类
|
347
|
342
|
98.56%
|
329
|
96.20%
|
交通运输类
|
7132
|
6888
|
96.58%
|
5961
|
86.54%
|
信息技术类
|
9367
|
9065
|
96.78%
|
7172
|
79.12%
|
医药卫生类
|
12245
|
11353
|
92.72%
|
8378
|
73.80%
|
休闲保健类
|
127
|
126
|
99.21%
|
124
|
98.41%
|
财经商贸类
|
1968
|
1766
|
89.74%
|
1379
|
78.09%
|
旅游服务类
|
2507
|
2491
|
99.36%
|
2184
|
87.68%
|
文化艺术类
|
3105
|
2758
|
88.82%
|
2026
|
73.46%
|
体育与健身类
|
733
|
651
|
88.81%
|
420
|
64.52%
|
教育类
|
8009
|
7454
|
93.07%
|
6553
|
87.91%
|
司法服务类
|
157
|
4
|
2.55%
|
4
|
100.00%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300
|
296
|
98.67%
|
276
|
93.24%
|
总计
|
62659
|
59562
|
95.06%
|
47188
|
79.23%
|
2017年陕西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06%,其中加工制造类、旅游服务类、休闲保健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轻纺食品类和农林牧渔类就业情况较好,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加工制造类就业率最高,为99.83%;其次是旅游服务类,就业率为99.36%;石油化工类、资源环境类和司法服务类就业情况相对较差,就业率在70.00%以下。
从毕业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为1224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54%;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人数为93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95%;毕业生人数最少的是休闲保健类,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2%。
从就业学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为11353人,占就业学生总人数的19.06%;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就业人数为9065人,占就业学生总人数的15.22%;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司法服务类,就业人数少于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0.01%。
从就业专业对口率看,全省平均就业对口率为79.23%。其中,司法服务类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最高,为100%;休闲保健类、轻纺食品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农林牧渔类等12个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均高于全省平均;专业对口就业率最低的是资源环境类,对口就业率仅为38.68%。
5.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1)毕业生总数有所减少。由于近年来陕西省中职招生人数持续下降,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62659人。
(2)毕业生升学比例增加。2017年通过各种形式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2511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由2016年的26.31%升至40.08%。
(3)对口就业率大幅提高。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就业率为75.06%,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陕西省中职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吻合。
(一)学校专业布局
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在19个专业大类中,规模排在前5的专业大类依次是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教育类、医药卫生类,分别占总人数的22.92%、14.82%、13.80%、11.25%、10.70%,与2016年学生分布基本相同。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中主要是准备参加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的学生,在县级职教中心中居多;交通运输类专业中主要是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医药卫生专业中主要是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办的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类专业中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排名靠后的5个专业大类分别是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纺织食品类专业。
表3-1:2016-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在校生情况
专业大类
|
2016年本专业在校生(人)
|
2016年本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
|
2016年本专业规模排名情况
|
2017年本专业在校生(人)
|
2017年本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
|
2017年本专业规模排名情况
|
农林牧渔类
|
19370
|
6.97
|
6
|
15625
|
5.96%
|
6
|
资源环境类
|
925
|
0.33
|
17
|
747
|
0.28%
|
17
|
能源与新能源类
|
1486
|
0.53
|
16
|
781
|
0.30%
|
16
|
土木水利类
|
5888
|
2.12
|
11
|
3846
|
1.47%
|
11
|
加工制造类
|
41117
|
14.8
|
2
|
36164
|
13.80%
|
3
|
石油化工类
|
2334
|
0.84
|
13
|
2019
|
0.77%
|
13
|
纺织食品类
|
1713
|
0.62
|
14
|
862
|
0.33%
|
15
|
交通运输类
|
35694
|
12.85
|
3
|
38856
|
14.82%
|
2
|
信息技术类
|
55926
|
20.13
|
1
|
60092
|
22.92%
|
1
|
医药卫生类
|
32380
|
11.65
|
4
|
28044
|
10.70%
|
5
|
休闲保健类
|
1495
|
0.54
|
15
|
1160
|
0.44%
|
14
|
财经商贸类
|
10430
|
3.75
|
9
|
9614
|
3.67%
|
9
|
旅游服务类
|
13111
|
4.72
|
8
|
11765
|
4.49%
|
8
|
文化艺术类
|
13983
|
5.03
|
7
|
12716
|
4.85%
|
7
|
体育与健身类
|
2460
|
0.89
|
12
|
2985
|
1.14%
|
12
|
教育类
|
31636
|
11.39
|
5
|
29489
|
11.25%
|
4
|
司法服务类
|
595
|
0.21
|
19
|
400
|
0.15%
|
18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815
|
0.29
|
18
|
375
|
0.14%
|
19
|
其 它
|
6474
|
2.33
|
10
|
6596
|
2.52%
|
10
|
合 计
|
277832
|
|
|
262136
|
(说明:表中数据源自2016年和2017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不含技工学校。)
1.开展全省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检查督导。组织省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于2017年10月11日-24日对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眉县职教中心、彬县职教中心、西安旅游职业中专等四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在眉县召开了推进中职教学诊改工作座谈会,总结省专委会诊改督查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改工作任务要求。
2.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2017年,陕西省组织举办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项目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三项, 14个市(区、县)、14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3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经评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共评出一等奖36名、二等奖59名、三等奖72名;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共评出一等奖33名、二等奖54名、三等奖76名。通过连续多届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已经形成了学校校内选拔、市级选送、省级大赛的信息化教学三级赛事体系,覆盖了省内各中等职业学校。
3.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于3月1日至3月10日在12个赛点学校完成了51个项目的竞赛。参加此次技能大赛的共有14个市(区、县)的94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41所技工学校的1809名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技能比拼,共评选出获奖选手一等奖211名、二等奖412名、三等奖547名,优秀指导教师奖152名,优秀组织奖11名,特别贡献奖2名。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8日至6月29日在天津等主(分)赛区分别举行。陕西省35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中职组26个常规赛项的14项团体和12项个人项目的比赛。经过参赛学校、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在19个赛项中取得3项二等奖和16项三等奖的成绩。
(三)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1.中等职业学校(中德)校长高级研修班。为全面提升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5号)精神,2017年举办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德)校长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校长100名,研修主题为“发展职业教育,助推经济发展”,通过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对比,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为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水平,增强中职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陕西省教育厅举办了2017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班,培训对象为经批准实施职业学历教育的省内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管理人员及德育课教师。培训人数为100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班主任工作研讨与学生管理、开展班级活动等专业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考察、观摩及培训总结等。
3. 举办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专题培训会。省教育厅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6月24日-25日举办了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专题培训会,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比赛的30多名选手进行了培训和磨课。2017年7月3-5日,组织了全省参加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实训教学赛项参赛作品遴选工作。确定了平面锉削、手工点钞、餐巾折花、幼儿简笔画四个赛项的参赛团队。2017年7月10-12日,组织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专题培训班,辅导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陕西国赛选手(赖珍明)团队,最终,陕西参赛队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良好成绩。
4.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在陕西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编制培训班(第四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参与承办本次全国大型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机构共计750多人参加会议,规模大,培训会组织周密,获得主办方的充分肯定。陕西省160余所中职学校参加了这次全国诊改培训,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在培训会上进行了教学诊改案例分享。
四、校企合作
(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15号),组织完成了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咸阳市、陕西电子工业学校)年度自检和第二批试点单位(5个)申报工作。向教育部报送《关于报送陕西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荐名单及有关材料的函》(陕教函〔2017〕489号),推荐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申报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经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家委员会审定,确定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承担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省教科院2名同志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入库专家。
(二)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
实施苏陕、陕西对口支援西藏阿里职业教育协作计划。经过反复协商,陕西省教育厅与江苏省教育厅签订了《苏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落实协议书》,制定了《苏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开展交流干部挂职、共建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师生交流等协作。江苏省开放大学为陕西省举办了首届全省社区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陕西省榆林、汉中、安康、宝鸡等市教育局组织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赴江苏对口地市进行了学习交流。陕西省教育厅与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签订了《陕西-西藏(阿里地区)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落实协议书》,由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组织,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和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口支援西藏阿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互学互帮教学交流活动。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努力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强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分层分级定期开展技能比武、质量测评、考试评价,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95895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75713人。这些毕业生中95%以上走上生产、技术、管理一线或者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经历了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实现成长成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二)社会服务
1.开展职业教育短期技能培训。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综合功能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3号),对全省职教扶贫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要求。2017年全省开展各类培训3558期,30.91万人次,其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2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7万人次,职教精准扶贫培训4.5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3,其他培训6.08万人次。形成了如“紫阳修脚师”“米脂家政月嫂”“泾阳茯茶”“洛川苹果”“周至猕猴桃”“子洲山地果业”等致富培训品牌,为全省实现2017年脱贫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推动职教扶贫。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综合功能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做好省级工作部署,夯实工作责任,实施“一县一策”、“一校一策”,形成“一县一品”、“一校一品”。督促各地各校做好招生面和培训规模“两扩大”工作,同时要求各中职学校落实建档立卡中职学生选择一个好专业、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一个好发展的“三个好”目标。组织在渭南市澄城县召开陕西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各市(区)主管职业教育局长、职教科长、省属中职学校校长、56个国家贫困县职教中心校长约120人参会。渭南市、澄城县、千阳县、旬邑县、洛川县、米脂县、洋县、紫阳县、镇安县等9个单位交流发言。会议以现场参观、经验交流、案例推广、座谈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夯实扶贫工作责任,交流方法措施,加强工作力度,提高职教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效果。
3.组织中高职城乡联合办学。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协调高职院校与贫困县职教中心举办“3+2”高职教育联合办学,扩大定向招生规模。协调10所高职13个县级职教中心开展“3+2”五年制高职教育联合办学试点,安排招生计划1750名。推广陕西省旅游学校与贫困县职教中心联合招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开展省属中职学校与贫困县职教中心城乡合作办学,扩大定向招生规模。协调指导省旅游、银行、电子信息等学校与子洲、定边、米脂、镇安、镇巴、横山等县职教中心开展城乡中职学校精准扶贫合作办学,定向招收贫困家庭子女。
4.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协调指导陕西省旅游学校与子洲县职教中心开展教育助学扶贫工作,2017年定向招收子洲县贫困生26名,全部免除一切费用,全校师生与他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指导、支持子洲县职教中心围绕在册贫困户开展短期技能培训。重点围绕山地苹果、核桃种植,舍饲养羊、养猪等畜牧养殖知识培训,让贫困户掌握技术,从技术层面保证其实现产业脱贫。主要采取集中面授和送教下乡两种培训方式,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全年培训2153人次。
六、政府履职
(一)财政投入
根据2018年5月份陕西省188所中等职业学校上报的办学能力评估统计数据显示,重点统计分析了县级职教中心经费投入。2017年全省83所县级职教中心投入经费共计93446.10万元,同比2016年增长3.49%。2017年,全省范围内生均财政经费投入最高的为延安市,生均达47347.11元,生均最低的为西安地区,生均经费仅为4579.12元,低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5000元的标准(见表6-1)。
表6-1 陕西省2015年-2017年分地市财政经费投入情况
项目
地市
|
2016年
|
2017年
|
生均财政经费
增减幅度(%)
|
||
财政经费收入(万元)
|
生均财政经费收入(元)
|
财政经费收入(万元)
|
生均财政经费收入(元)
|
||
西安市
|
6612.52
|
6367.38
|
5332.84
|
4579.12
|
-28.08
|
咸阳市
|
14322.96
|
10084.46
|
13732.86
|
9060.41
|
-10.15
|
宝鸡市
|
11682.90
|
10945.19
|
8288.40
|
8198.22
|
-25.09
|
渭南市
|
8998.66
|
9731.44
|
9660.84
|
8872.11
|
-8.83
|
铜川市
|
613.10
|
45753.73
|
712.90
|
47211.92
|
+3.18
|
汉中市
|
7767.97
|
10227.74
|
8681.48
|
10686.48
|
+4.48
|
安康市
|
7508.65
|
11824.65
|
9928.48
|
13407.81
|
+13.39
|
商洛市
|
6181.92
|
8653.30
|
7394.71
|
10045.80
|
+16.09
|
延安市
|
3763.81
|
32785.87
|
5915.90
|
47347.11
|
+44.41
|
榆林市
|
22040.85
|
18966.40
|
23013.47
|
17083.71
|
-9.91
|
杨凌区
|
1161.00
|
11398.90
|
784.00
|
7589.55
|
-33.42
|
全省
|
90654.35
|
11540.77
|
93446.10
|
10780.46
|
-6.58
|
(说明:数据源自2018年5月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数据。渭南市含韩城市,榆林市含神木市、府谷县。)
(二)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
1.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的实施意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陕西省教育厅制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33号),就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严格专业设置管理、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学生实习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夯实管理责任。印发《关于开展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大检查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30号),按照学校自查、县级、市级、省级逐级检查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全省中职学校办学大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职办〔2017〕7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完成省属中职学校专业备案工作,组织完成全国职业院校中职交通运输类5个、旅游类2个示范专业点申报工作。
2.启动实施“陕西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等三个建设项目。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陕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陕西省教育事业“追赶超越”工作方案》精神,立足全省中职教育实际和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强化基础,突出优势,凸显特色,以重点项目建设凝聚新动能、打造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建立骨干体系,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办学质量全面提高。经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实施“陕西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三大重点建设项目。首批遴选陕西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10所,包括阎良区职教中心、岐山县职教中心、礼泉县职教中心、白水县职业中专学校、宜川县职教中心、米脂县职教中心、洋县职教中心、旬阳县职教中心、镇安县职教中心、神木职教中心,每所学校给予100万元省级专项经费支持;首批启动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个,包括西安旅游职业中等职业学校、眉县职教中心、铜川市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武功县职教中心、富平城乡建设高级职业中学、子长县职教中心、子洲县职教中心、略阳县天津职教中心学校、汉滨区新建中等职业学校、洛南县职教中心,每个基地给予200万元省级专项经费支持;首批安排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个,分布在全省各地市,每个专业给予80万元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省级财政安排专项建设经费4600万元。
七、中等职业学校党的建设及德育工作
(一)党组织建设工作
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将党的建设列入全省职成教重点工作任务,组织职教战线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论断,统一广大职业教育战线对新时代中等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认识;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使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按照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管党建管业务相结合的原则,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由各县区教体局党组织统一领导和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加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四是着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订方案,成立机构,明确任务,创新形式,广泛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党的知识竞赛,开辟学习专栏、撰写心得体会,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认真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规章制度。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广大教师的从教行为。把师德纳入年度考核,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宝鸡市以“人人创先争优、建强基层组织”为目标,落实党员发展“三审一评两考核”和“双培双带三培养”制度,重点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名师中发展党员。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完善师德建设评估体系,开展服务窗口“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推行了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责任区,激发了党员干部教师立足岗位比奉献、做表率、创业绩的精神动力。五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职业学校党组织能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各级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坚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1. 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职业生涯与规划》资源开发任务。2017年9月,省教科院组织召开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职业生涯与规划》课程资源开发中期总结推进会,总结交流前期开发工作经验,通报工作进展,安排部署后期工作任务。之后,各项目学校加强工作力量,加快工作进度,到2017年12月底,圆满完成课程资源开发任务,编辑印制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授课教案、学案,课程辅导视频、音频等在内各种教学资源汇集5册30余万字。
2. 举办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讨会暨班主任基本功选拔赛。首次组织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代表,于3月18日-20日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获得优秀组织奖。12月7日-8日,举办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讨会暨首届班主任基本功选拔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副校长和优秀班主任共计 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全国德育知名专家俞国良教授作专题报告,岐山县、神木市和镇安县职教中心大会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做法,28名由各市选拔推荐的班主任参加比赛,最终5人获得一等奖,10人获得二等奖,13人获得三等奖。会议期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研究中心组召开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长及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岐山县职业教育中心被确定为理事长单位,该校校长被推选为理事长。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2017年8月,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第十四届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由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以“文明风采伴我行,成就出彩人生梦”为主题,设置4类常规项目和1项特设项目,包括征文演讲、职业规划与创新设计、摄影与视频、才艺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宣传作品赛,参赛对象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在校生。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逐步形成了校校组织、班班活动、人人参与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机制。最终参与省上复赛的作品共计5436份,与上一届相比,进入复赛的学校有所增加,复赛作品大幅增加。活动共评出一等奖282名,二等奖815名,三等奖1086名,优秀奖1619名。
八、典型案例
(一)宝鸡市全面实施“双返生”培训工作。
2017年,宝鸡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宝鸡市“双返生”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宝市教发〔2017〕499号),从2017年开始,启动实施宝鸡市“双返生”培训工程,完善措施,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促进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从2018年起,实现当年初、高中毕业返乡和有学习需求的往届返乡毕业生技能培训全覆盖,培训后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为做好全市“双返生”培训工作,成立宝鸡市“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双返生”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培训方案的审批、培训过程督查指导和培训效果的审批认定等工作。各县区对应成立县区“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实施县域内“双返生”培训工作。“双返生”培训工作以县区为单位开展,培训院校资格由市“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定。
具体工作步骤是:
1.任务申报。每年12月10日前,具有“双返生”培训资格的院校向县区“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申报下年培训方案和计划,县区汇总审定后统一报市“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2.任务审定。每年1月20日前,市“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全市“双返生”培训年度安排,审批下达当年培训任务。
3.组织实施。各培训院校依据市、县审批下达的培训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4.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各县区将培训院校工作总结、培训名册和“双返生”培训就业登记表审核汇总后报市“双返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对培训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和培训成果优秀的院校进行表彰奖励。
2017年以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扶贫工作要求,把全力推进“双返生”培训作为教育扶贫、提升农村人才技能水平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县区职教中心综合功能,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统一思想,全面动员,积极施训。为了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返乡初高中毕业学生人才技能提升,2017年5月22日,市教育局在千阳县召开全市“双返生”培训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职教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综合功能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县级职教中心充分发挥统筹职能,积极开展包括“双返生”在内的各类培训教育。会后,各县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教体局牵头对全县“双返生”进行了摸底,职教中心牵头对“双返生”培训需求进行了摸底,全市摸底建档16--30周岁“双返生” 14130人,其中具有培训意向11169人。根据培训需求,各县区职教中心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全市组织开设餐饮服务、酒店管理、种植养殖、家政服务、农村电商、服装加工、电器修理、平面设计、烹饪等9个专业大类培训130期,完成“双返生”培训8312人。培训中,对参训学员实行“六免政策”:即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免费开展技能鉴定、免费推荐就业、免吃、免住、免费发放学习用品。
二是立足实效,强化设计,积极推动。为了充分调动县区职教中心开展“双返生”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将“双返生”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2017年底,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宝鸡市“双返生”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宝市教发〔2017〕499号),明确了“双返生”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机构,特别对“双返生”培训的实施步骤、培训单位的确定及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区摸底建档、培训计划及培训学校资格申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8年“双返生”培训任务的通知》(宝市教发〔2018〕206号),全市共下达“双返生”培训计划3058人。
三是面向就业,精准施策,精准施训。首先是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初、高中毕业返乡生认真、科学选择培训项目。其次是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的,精准施策,采取“先下单、后上菜”的方式,对接学员就业创业技能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计划,精准设置培训专业,精选培训内容。再次是以强化培训效果为目的,优化培训模式。各培训机构根据学员培训需求,聘请专业人员授课;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效果。截至2018年10月份,全市组织开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维修、民间工艺、农村实用技术、中餐烹饪、现代服务等9个专业大类培训122期,培训人数3652人。培训后,成功实现就业创业的1958 人,占到培训人数54 %;继续深造454人。太白职教中心通过订单培养,输送4批72人到企业工作,月均工资3500元。太白县职教中心对太白县咀头镇下白云村农民赵恒进行了三期电商培训后,资助其4000元开设太白土特产电商实体店一个,年收入五万元以上。
(二)渭南市统筹职教招生
渭南市教育局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紧抓中职资源整合、职教招生、标化建设以及质量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始终把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常态机制、协调职普比例、落实招生计划、统一工作步骤、加强督查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连续三年,渭南职教招生人数过万,职普教招生比例稳步提升,2016年招生数为11716人,2017年招生数为 11863人,2018年招生数为10524人。
1.加强宣传,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让社会全面了解、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积极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一是组织安排“职教活动周”系列宣传活动。市级每年组织开展“渭南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市域内的中、高等职业院校都能踊跃参加,通过制作展板、技能展示、宣传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中、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新举措、新政策、新成就。二是持续开展“职校进初中”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自2016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职教进初中”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中职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年,市教育局进一步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组织市内外高职、中职,公办、民办,教育、人社,部门、企办50余所职业院校,分三组在渭南各初中学校开展活动,全面宣传中省职业教育政策,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活动期间,编辑印发《渭南教育研究》(职教专辑)2万余册,市、县、校三级联动,举办专场宣讲活动50余场,发放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免学费、资助以及招生政策等宣传资料3万多份,为广大初中学生上了一堂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启蒙课。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公众平台等新闻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让广大群众、社会全面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引导家长、学生理性选择、主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中职招生工作。
2.严格管理,维护高中阶段招生秩序。市教育局按照《全国职教工作会》精神和中省职普教大体相当工作要求,结合渭南高中阶段学校发展现状,一是市政府召开中考招生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明确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要求各县市区要组织安排好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杜绝超计划招生。二是制定印发了渭南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要求各县、校严格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并在全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录取、统一建档的改革措施,确保中考招生工作有序进行。三是从2017年开始,全市中考招生实行网上统一录取,职业学校采取网上录取和注册入学相结合,面向全市招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填报,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四是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开展高中阶段招生督查工作,严厉查处高中阶段违规违纪行为,对违反招生政策的县校将进行严肃处理、通报批评,确保中考招生工作井然有序进行。五是市纪委制定了违反中招政策处罚办法,并设立招生举报电话,为扩大中职招生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渭南市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稳步提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周密部署,扎实做好职教招生工作。为了扎实推进中职招生工作,市教育局每年年初组织召开职教招生工作会,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提出建议,为全年招生工作打好基础。一是在年初制定好春招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初中毕业生、返乡两后生动员会和家长会,解答学生和家长疑惑,宣传中职优秀毕业生事例等,动员有就读意向的初中毕业生、返乡两后生及时报名入学,并做好信息统计和后期服务工作。二是在中考结束后,组织学校教师进村入户,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宣讲交流、解疑释惑、做好动员,正确指导家长、学生选择满意的职教专业就读。三是在普通高中招生结束后,对未升入普通高中和未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再次动员、鼓励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就读职业学校。四是反复督查中职招生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对招生工作进度较慢的县校提出建议,分析原因、调整措施、解决问题,并要求县市区教育局积极帮助学校破解招生难题、落实招生政策,确保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4.典型引领,调动职教招生工作积极性。职业学校是中职教育招生的组织者、实施者,其工作成效决定了招生工作成败,为此,渭南市教育局要求各职业学校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教师积极参与职教招生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制定灵活地招生办法,建立有效地招生机制,努力打好职教招生这场硬仗。同时,渭南市还对在职教招生中做出较大成绩和贡献的县市区、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为全市职教招生鼓劲加油、营造氛围。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地区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宝鸡、榆林、咸阳、渭南、安康等地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改革创新取得新成就,但同时延安、铜川等地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事业规模持续萎缩,这些发展缓慢地区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困境。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办学不够平衡,重招生轻教学问题比较普遍,规模、质量和效益三者矛盾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协调性不足,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问题。一是存在结构性矛盾。就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受办学规模锐减影响,全省专任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16,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6.77%,总体结构较好,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2.18%,占专业教师的39.07%,达不到50%的最低要求。同时,专业教师在专业分布上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饱和,但一些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却严重不足。二是专业课教师“入口”不畅。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市、县区人社部门对职业学校录用教师的调配政策一直沿用对普通中学教师调配模式,专业类大学毕业生到职业学校任教因为缺少教师资格证书,往往连报考资格都没有。而人社部门认可的具有教师资格证的高校,大都属于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培养的大多属于文化基础学科学生,无法胜任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任务。“入口”不畅也带来“出口”困难,一些无法胜任职业学校教学的教师调出难,学校缺乏办学活力。
3.职业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生均经费减少。多数市、县(区)没有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大部分地方没有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5000元标准基本没有落实。大部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在各级财政部门滞留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拨付使用,影响项目实施。
4.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中等职业教育因为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实施,许多学校迎合考试政策,背离中职办学方向,忽视专业技能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不断下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导向偏离办学应有坚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性特点不突出,对口就业率有所下滑,反映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缺乏有效对接。2017年陕西省中职教师在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中最好成绩仅有1名二等奖,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仅有三项5人次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缺失反映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远远落后于兄弟省份。
5.中高职衔接政策不尽完善。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政策做出了调整,增加了技能测试,但由于专业技能作为一种资格考试,未纳入录取成绩总分,同时,由于技能测试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绝大多数院校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并未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对接,考试内容不合理,导致不少县级职教中心在课程安排上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4门课程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相当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不开或少开专业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职业教育特点不突出。
(二)改进措施
1.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真正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整体类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地位去建设、去发展,给予更加重要的政策支持,从认识上纠正和扭转中等职业教育“过时论”和“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和看法。在行动上,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舆论导向引领,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类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坚定发展信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发展好巩固好中等职业教育。
2. 推动以市为主政府统筹。推动各地成立以市教育局牵头、各县职教中心负责人参加的市级职教统筹委员会,统筹规划各县职教发展,指导职教中心办学;在职教中心统筹建设上,采取市县携手、共建共管的体制,按照“县区保运转,市上促发展”的原则,县级财政负责职教中心的教师工资和日常教育教学需要,市上利用省市职业教育专款,依据各职教中心发展实际需要开展专业设施和相关重要设施建设;在统筹专业设置上,依据各县经济结构、优势资源和传统强项优化,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专业发展体系;在统筹资源配置上,依据各职教中心专业调整需要,统筹调配市域内专业设备、专业教师等教育资源,避免专业设备和人员的闲置浪费,增强举办学校的专业实力。
3.着力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有关问题。要把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确实解决专业教师结构性矛盾。一是建立健全专业教师数量质量考评制度。制定发展政策及评估指标体系时要把专任教师及专业教师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放开放活专业教师准入政策,除部分文化课教师外,其他教师大量录用非师范类院校高学历和高能力毕业生、社会能工巧匠、企业专业技师、民间工艺传承人及有一技之长人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这方面亟待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4.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长效机制,推行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专项事务报告制度和问责制度,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职业教育专款制度,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专项检查,落实专项经费地方配套政策,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投入,引导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投入,适应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培养成本需求,尽快缩小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差距。
5.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目前中职招生规模出现企稳回升势头,但增长缓慢,在招生上始终存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上适当松绑,给予优惠倾斜:一是将五年制高职计划全部用于实施“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由纳入高水平示范校建设计划的中职与区域内高职合作办学,实施五年制联合招生。允许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跨区域、面向全省招生,并严禁各县区封锁生源信息;允许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跨省招生或开展跨区域联合招生,扩大省外生源,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联合招生计划的审批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二是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不再安排五年制招生计划,将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全部用于开展“3+2”五年连读培养。三是人口少,学校办学实力薄弱的部分县区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开展学历教育招生,以全面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业务为主。四是统筹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求下达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普通高中不再超计划线下招生,给中职留下了一定的生源空间。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各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开齐开全专业课程,保证实训教学时间,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扭转升学教育倾向。二是结合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尽快启动实施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业水平测试原则上分年级举办,测试科目应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德育等四门公共基础课(二年级下学期)、计算机基础(一年级下学期,机考),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测试和专业技能考试(三年级下学期)。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能否毕业并走上社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对口升学的主要依据。三是全面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完善体制机制,建立诊改数字管理平台,加强自主诊改,落实市级检查指导,搞好省级诊改复核。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健全行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坚持开展办学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公开。